华纳平台联系方式 > 新闻中心

詹新惠:从AI融媒新闻纸说开去

2023年12月15日出版的《深圳晚报》纸质版与以往有所不同,用该报同仁的说法是“首位硅基员工在这家媒体上岗!”“全国首份AI融媒新闻纸来了!”

当天报纸共计16个版,除头版和4个广告专版,其余11个新闻版面内容均由AI和记者编辑共同完成,内容包括智能生成内容摘要,新闻背景AI写作,AI和记者分别解读、写作天气新闻,AI文生图、文生视频匹配新闻消息稿等。为了让读者清晰辨识记者编辑原创和人工智能创作,版面上用白色和蓝色两种背景进行了区分。

据深圳晚报总编辑叶晓滨介绍,整个内容从策划、生产到制作完成耗费的时间并不长。之所以命名为“AI融媒新闻纸”而不是AI生成报纸,更多是着眼于媒体融合未来方向而进行的一次探索。通过实践尝试,了解AI在报纸内容写作、编辑、生产、制作的哪些环节能减轻媒体人的工作量,在哪些方面能基于报纸的逻辑实现人类与AI的融合,帮助媒体弯道超车。“如果不探索、使用,恐怕永远也不知道这个答案。”

其实,AI对媒体生产的赋能早已有探索。2015年就有微软的Wordsmith与人类记者写作财经新闻的比稿。近些年,MGC(机器生产内容)的应用已经从文字发展到视频,从写作发展到编辑。一篇千字的新闻稿在10秒内就能输出,新华社在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生产视频554条,最快的一条耗时仅13秒,2019年国庆大阅兵时央视采用的AI剪辑,在2小时内就制作完成80多个视频片段。发展到当下,几个关键词就能生成多张风格多样的海报,一张静态的图片也能够让它“动”起来,数字人新闻播报都已经进入AI工具箱。

在AI融媒新闻纸出现之前,AI的新闻生产大多应用于单个项目、单个产品。如今,当AI辅助整张报纸出版且效果尚可时,我们就确实需要认真审视、系统思考AI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和改变了。

从《深圳晚报》的这张AI融媒新闻纸看,AI目前起到的是辅助作用,为已有的文字稿配上非新闻性图片,根据文字内容生成简短的非新闻性视频,文字稿的质量、图片的意境、视频的流畅性基本中规中矩。从积极方面看,一个版的照片,少则几分钟,多则十几分钟就能生成,AI文生图、AI视频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人工成本,提高工作效率;但若从问题方面看,如果报纸的一半内容都是非新闻性的,报纸的新闻价值又将怎样体现?过去我们说“一图胜千言”,而AI生成的“装饰图”能承载这样的功能吗?

虽然AI新闻写作已经有所采用,但主要用在体育、财经、天气等相对标准化、程式化的稿件写作上,AI目前还缺乏人类的情感、直觉和经验,还难以提供深度报道或独特的见解。从《深圳晚报》的实践看,AI创作也是放在天气报道、内容摘要、背景资料等方面,并没有涉及新闻事实、新闻解读、解释性报道。但是,如果未来人类对AI生成内容形成一种依赖,将之视为填充内容的捷径,原本就很稀缺的有深度、有见解、有思想的报道会不会越来越少?

AI创作的安全与伦理问题一直是人类担忧的。据叶晓滨介绍,这份AI融媒新闻纸所有内容均由编辑最终把关,按照新闻出版规范要求,三审三校一个环节都不少。报纸用白蓝两色明确告知读者哪些是AI生成的,也清楚列出AI生成内容的关键词,有些内容还是用记者和AI各自写作、拍摄、类似同题比稿的方式呈现的。这种严谨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AI融媒新闻纸的内容安全,把控了AI内容生产的边界,也让读者有知情权。但读者接受度、认同度如何?会接受这样一份一半内容都是AI生成的报纸吗?读者的信任感会不会因此而降低或丧失呢?

在本文即将写完之际,忽然想到AI怎么看待这个问题,于是向AI提出来一个问题——“如果用AI来完成一整张报纸的生产和制作,会产生哪些问题”,AI给出了十大可能存在的问题:内容质量与准确性、缺乏深度和洞察力、数据偏见、创新和独特性、道德和伦理问题、技术局限性、法律责任、人工干预的需求、读者接受度、依赖性和安全性。甚至在给出问题答案的结尾,AI还有一段总结和建议:“AI在新闻生产和制作中具有潜力,但要完全替代人类并确保高质量、准确和符合伦理的新闻报道,还需要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。最有可能的情况是AI与人类记者和编辑合作,共同提升新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。”

看着这个答案,笔者多少有点惊愕和迷茫,未来在写文章之前,我是不是要先问问AI?如果形成这样一种流程和惯性,我会不会成为AI的依附者?如果AI给出的答案很全面、准确、有见地,我还有独立的思想吗?人之为人的意义又何在呢?如果将这些问题再提给AI,AI又将怎样回答呢?


×

扫一扫关注 集团官方微信